首页> 新闻资讯> 专业中国种养行业平台有哪些品牌

专业中国种养行业平台有哪些品牌

发布时间:2022-09-23 05:10:07

专业中国种养行业平台有哪些品牌,2021年6月2日,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响应工信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新时期智慧桑蚕高端研发和打造智慧桑蚕展示基地为核心,积极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由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璧山区商务委员会、重庆璧山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管理委员会、重庆绿发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21重庆市璧山区推动中国茧丝绸行业智能化发展交流会”在重庆市璧山区隆重召开。中国丝绸协会常务副会长钱有清、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中全、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袁德胜、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邱宁、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恩德、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敖斌、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梁基武、中国丝绸协会副会凌兰芳、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吴金根、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王晓辉、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刘文全、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忠立、重庆璧山区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曾维波、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石德军、重庆市璧山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曾钢、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何平、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黄先智、重庆绿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庆、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易丽蓉、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龙伟、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解如风,还有来自广西、四川、陕西、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江西、山东、重庆等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丝绸协会、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桑蚕茧丝企业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170余人参加会议。

【虾蟹稻,一家亲】

专业中国种养行业平台有哪些品牌

鱼虾蟹,一家亲,稻田都能成为它们的生态家。从长江大保护到乡村大振兴,位于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核心区域的安徽省,已成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第四大省,目前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0多万亩,涵盖稻-虾、稻-鳅、稻-鳖等典型模式,主要分布在合肥、宣城、滁州、六安、芜湖等地市。

稻渔种养的“渔”,当然不限于鱼。上海海洋大学自2015年起就开始与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通过苗种培育、营养饲料、水质调控、茬口衔接、秸秆还田、育养分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初步建立了洪林特色的“稻-虾-蟹”共生模式和滁州特色的“稻虾轮作”模式,在宣城、滁州和当涂等地推广稻渔种养面积10万多亩,推动了全省稻渔产业快速发展。在宣城市洪林镇,校地三方共建的145亩“宣城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示范基地”,已经完成一期工程,正进行稻虾轮作、营养饲料、稻蟹共生和尾水处理等方面研究、中试和示范。

他指出:丝绸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名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为丝绸这一传统产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创新路径。敖斌副区长说,“科技璧山、创新璧山”成为最闪亮的新名片,他希望行业领域优秀专家、企业家共聚璧山,为中国茧丝绸产业把脉献策,通过传统提升、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业态融合等方式,推动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各位来宾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走进璧山、了解璧山,来璧山投资兴业,来璧山生活居住!
专业中国种养行业平台有哪些品牌

从以捕捞为主转向以养殖为主,全世界养的每5条鱼中就有3条是中国人养的。数据显示,中国水产养殖的人均占有量达37公斤,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水产品年总产量只有45万吨,人均占有量仅0.8千克,相当于每人平均一年才能吃上一条鱼。到202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6545万吨,这意味着今天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周就吃得上一条一两斤的鱼。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msnews1.xmhaodian.com/81_5684_10735_10735.html

百度地图